享受无拘无束的快乐。

字母圈角色中充满矛盾的白骑士

点击 ➡️ 立即加入 ⬅️
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  

大家听到“白骑士”这个名字,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中世纪骑着白马、身披闪耀铠甲,拯救落难公主的英勇形象。

字母圈角色中充满矛盾的白骑士

而在SM角色中,“白骑士” 确实有着拯救者的意味,但又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需求。

TA们往往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存在于SM圈子,给那些处于困境或者心灵创伤中的sub(SM语境中的下位者,服从者)带来希望和依靠。

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强调绝对权威的Dom(SM语境中的上位者,支配者),白骑士在权力动态关系中融入过度保护性关怀与病理性拯救倾向。

今天,我们就来一起探索,揭开 “白骑士” 的神秘面纱。

什么是白骑士?

白骑士,White Knight,渴望“拯救”sub的dom。

通常有着泛滥的爱心和以照顾他人为乐的特质。

他们将 “拯救他人” 视为自我救赎的途径,在sub的脆弱中看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。

TA们的这种情结往往源于早年的心理经验——或许是童年时被迫承担家庭责任,比如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中,过早地扮演起 “调解者” 的角色,努力维持家庭的表面和谐;或许是曾目睹重要他人的痛苦却无力改变,像看到生病的亲人遭受病痛折磨,自己却只能在一旁无助地流泪。

这种未被满足的“补偿心理”,让TA们在成年后渴望通过“拯救”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。

从人格特质来看,白骑士往往具有典型的“利他型人格”外壳,却暗藏着对“被需要”的强烈渴求。

TA们在BDSM关系中,会不自觉地将Dom的权力角色与“保护者”身份捆绑,甚至模糊BDSM的核心边界——比如在“管教”的名义下过度介入sub的生活琐事,小到每天的饮食安排,大到工作上的决策建议;或是在“惩罚”后陷入自我谴责的情绪漩涡,反复思考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分,是不是伤害到了对方。

从行为模式上,白骑士在关系中常常表现出过度的付出。

TA们会主动为sub解决各种问题,甚至超出了正常BDSM关系中Dom的职责范围。

比如,sub只是随口抱怨了一句工作不顺心,白骑士可能就会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为sub铺路;sub遇到一点小挫折情绪低落,白骑士就会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,全身心地去安慰、陪伴。

这种过度付出,本质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,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,就容易产生失落、愤怒等负面情绪。

与白骑士形成互补性投射的sub

依赖型sub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自我价值感缺失。

TA们通常认为自己不够好,没有能力独立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,需要依靠他人的肯定和照顾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。

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,与TA们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。

可能在童年时期,TA们经常被否定、被批评,导致自我认知出现偏差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

依赖型sub在白骑士的“无条件接纳”中,找到了童年缺失的“理想化客体”。

心理学中的 “客体关系理论” 认为,人们会将早年对重要他人的情感投射到现任关系中。

当sub感受到白骑士超越常规的关怀时,会下意识地将其视为“完美照顾者”,并通过不断强化依赖来维持这种关系的稳定性。

依赖型sub会对自己的白骑士产生极度的依赖。

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希望由白骑士来做决定,自己缺乏主见。

比如,今天穿什么衣服、周末去哪里玩,都要征求白骑士的意见;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,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,而是向白骑士求助。

TA们会把白骑士视为自己的全部,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着白骑士展开,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、社交圈子来迎合白骑士。

同时,依赖型sub对被抛弃有着强烈的恐惧。

TA们会非常在意白骑士的情绪变化,一旦感觉到白骑士有一点不满或者冷淡,就会陷入恐慌之中,担心自己被抛弃。

为了留住白骑士,TA们会不惜一切代价,甚至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。

比如,即使白骑士的某些要求让自己感到不舒服,TA们也会勉强自己去满足,害怕说 “不” 会让对方离开自己。

从情感反应来看,依赖型sub容易出现情绪波动。

当得到白骑士的关注和照顾时,TA们会感到极度的开心和满足;而当白骑士因为其他事情暂时忽略TA们时,TA们就会变得焦虑、不安,甚至会产生嫉妒、怨恨等负面情绪。

这种情绪的波动完全取决于白骑士的态度,自己无法掌控。

双方都是“受害者”,也是同谋

这种关系的形成往往遵循固定的剧本:

初期,白骑士用“无微不至的保护”打破sub的心理防线,比如在sub生病时照顾,在sub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;

中期,sub通过 “退行”来获取更多关注,像说话变得幼稚、做事依赖他人;

后期,双方在“照顾-依赖”的循环中逐渐丧失边界,形成“共生绞杀”。

白骑士开始用“为你好”的名义控制sub的决策,sub则用“离开你我活不了”的姿态绑架对方的情感。

在这段“共生”的关系中,两个人往往都会感到痛苦,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做有害的事情,助人者会感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被忽视,但实际上这种关系也是他们自己所寻求的。

依赖共生关系的潜在隐患

这种关系的双方,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,即一个人无法依赖自己内在的自我、或自身完全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动。

他们的行动和自我价值都依附于外界的东西,可能是人,可能是物质成瘾等。

对白骑士而言,TA们往往“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”。

TA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,给予sub并不需要的过多的关怀,为此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需要,同时又带有强迫性的控制欲,痴迷于控制对方的一切。

而长期扮演“拯救者”又会导致“共情疲劳”——持续吸收sub的情绪,却忽视自身的心理需求。

TA们可能会在关系后期出现莫名的烦躁与愤怒,本质上是对“无法持续付出”的恐惧。

比如,当白骑士自己工作压力很大,身心俱疲时,sub又来向TA抱怨生活中的琐事,TA可能就会忍不住发脾气,觉得自己不堪重负。

而依赖型sub则容易陷入“习得性无助”。

长期处于被照顾状态的个体,会逐渐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在SM关系中,这表现为sub主动放弃生活决策权,甚至在非BDSM场景中也无法独立处理情绪问题。

更危险的是,TA们会将白骑士的 “拯救” 视为唯一的生存方式,一旦关系出现裂痕,就可能产生极端的情绪反应,如自残、自杀等。

这种关系还可能强化双方的 “认知扭曲”。

白骑士会将“过度付出”合理化,认为这是“负责任”的表现;sub则会将“自我放弃”解读为“信任”的证明。

心理学中的“确认偏误”会让他们选择性忽略关系中的问题,直到矛盾积累到无法调和的地步。

比如,白骑士可能会觉得自己为sub做了那么多,sub就应该完全听自己的,而忽略了sub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;sub可能会认为自己对之都言听计从,就是对这段关系最大的忠诚,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渐失去自我。

如何调整为健康的DS型关系?

对白骑士而言,首先要区分“真实需求”与“投射需求”—— 问问自己:“我照顾对方,是因为对方需要,还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自己被拒绝?”

同时,白骑士要学会设定边界,明确自己在关系中的职责范围,不要过度介入sub的生活,给sub一定的独立空间。

对依赖型sub来说,关键在于重建 “内在安全感”。

可以通过“渐进式独立训练”逐步恢复自主能力,比如从独立处理一件小事开始,像自己去超市买东西、自己规划一次短途旅行,再慢慢扩大自主决策的范围。

同时,需要警惕“情感操控识别”—— 当白骑士用“离开我你怎么办”来阻止你成长时,要意识到这并非关爱,而是恐惧失去控制。

此外,依赖型sub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,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不要一味地压抑自己去迎合对方。

更重要的是建立“元沟通”机制。

比如定期交流:“这段关系中,哪些行为让你感到被尊重?哪些时刻让你觉得失去自我?”

健康的BDSM关系,应该是双方在权力游戏中共同成长,而非在心理依赖中相互消耗。

双方可以一起制定一些规则和目标,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,在遵守规则的同时,也鼓励彼此不断成长和进步。

写在最后

白骑士这种依赖共生关系的存在,也在提醒着我们:任何亲密关系的核心,都应是 “两个独立人格的相互滋养”。

无论是何种模式下的亲密关系,过度的拯救与依赖,最终都会变成束缚彼此的枷锁。

或许,每个白骑士心中都藏着一个渴望被看见的小孩,用“拯救他人”的铠甲掩盖着“害怕不被需要”的柔软。

当白骑士能区分“照顾”与“控制”,当sub能平衡“信任”与“独立”,这段关系才能真正走向健康——在权力的游戏中保持清醒,在情感的联结中守住自我。

希望每一个在关系中探索的人,都能保持自我觉察,在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同时,也能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,让关系在健康、平等的基础上发展。

点击 ➡️ 立即加入 ⬅️
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  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字母圈 » 字母圈角色中充满矛盾的白骑士

评论 抢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