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些S会编造SM经验?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。
首先,是源于内心的自卑。有些S因为底气不足,担心被M质疑不够专业,于是刻意塑造权威形象来掩饰能力短板,试图把M的信任转化为“绝对服从”的筹码。
回想几年前,微博上随处可见自称“经验丰富、无所不能”的大S,动态晒出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,张口就是“不需要安全词”“帮助抑郁症小M走出困境”之类的口号。
其次,是自恋心理在作祟。为了维持所谓“理想S”的人设,他们编织经历让M觉得“他什么都懂”,从而实现对对方的控制,满足支配欲,并利用M的情感依赖填补自身的虚荣。
第三,是“经验崇拜”在作怪。SM圈和其他许多圈子——比如骑行圈、摄影圈甚至职场一样,存在隐形的经验鄙视链。在SM关系中,“信任”常常与“权威”绑定,这无形中放大了经验造假的空间。
S通过展示(哪怕是虚构的)经验来获取M的信任、融入圈子或博取关注,而信息不对称又使得这些故事更容易被轻信。特别是刚入圈的M,由于缺乏判断依据,很容易被“经验丰富”的光环唬住。
此外,网络的匿名性也为编造行为提供了掩护。S可以隐藏真实身份,编织经历而不必担心被立即拆穿。
最后,社会对SM的污名化也在间接助长这种造假。部分S为了迎合圈子内部对“经验”的崇拜,不惜编造故事以融入群体或获取资源。这类虚假叙事危害极大:它不仅加深了社会对SM亚文化的误解与污名,让圈外人以为“这是个混乱的圈子”;更严重的是,一旦M信以为真,很可能在实践过程中遭受身体或心理的伤害——例如某些引发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。(也算是为圈子正名了)
那么,如何判断一个S是否在编造经验呢?这里分享一个实用方法:细节追问法,观察其回答是否前后一致。
你可以问他:“某个玩法我没试过,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?”如果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这有什么,很简单,听我的就行。”——这种请赶紧远离。
通常,编造经验的S会刻意回避细节,在不同情境下说法矛盾,或给出笼统模糊的回应。而真正有经验的S,要么会提供具体、可操作的建议,要么会坦诚地说:“这个我也需要再琢磨,我们可以一起研究”。他们绝不会用“我有经验,不会有事”这样的话来搪塞。
此外,请警惕那些以“救世主”自居的S——特别是那些打着“帮你走出心理困境”的旗号,实则进行情感操控的人。
S编造SM经验误导M,本质上是对信任关系的背叛。谎言从开始就腐蚀了互动的根基,任何建立在虚假之上的关系,都不值得你冒险投入。
最后我想说,没有人天生就是S,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。真正的成长来自于系统学习、持续积累和真诚的自省。通过撰写调教日志、复盘每次实践、填补知识空白、坦诚面对自身局限——这些扎实的努力,反而更能赢得M的信任与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