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遇见过这样的几个人,隔了几年,还是忘不掉,可能是从听到这个词,再到深入后的无力感开始。我想探寻一些埋藏的真相,写出一些真实的故事,这便是我会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的电影是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事,而我今天想说的“药娘”群体亦是如此。究竟何谓“药娘”,她们又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?作为旁观者,我们即便好奇也只能窥见她们生活的冰山一角。
“药娘”这个词很早就出现在国内,并伴随着各种新闻——误入歧途者离去;贩卖假药者被抓,网络舆论再到被封禁。在国内俗称“HRT”群体。她们更喜欢把药叫作“糖”,但这甜蜜的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可不一般。
“糖”大致分三类:抗雄激素、雌激素、孕激素。网络还谣传着“吃糖短命”,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其实不完全对(因人而异)。谣言常使事态扭曲,引发原本漠视之人好奇,为心怀叵测者提供机会,更使潜藏探询者涌至其中。我们没法阻止这场悲剧。
那药娘群体的人们围在一起真的是抱团取暖吗?我倒更倾向是“离开的那天不孤单”。局外人的我们不能真正地同情或帮助她们,俗语云: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。”说到底这不过是她们的一种选择。
厌恶她们的人也包括她们自己。这个群体正如小圈一样偏低龄化,心智未成熟的她们从服下第一颗“糖”开始,便再无回头路。归根到底,她们只是想做回真正的自己。偷偷做着一些事是痛苦的,不被理解,没有认同。或许唯一的慰藉就是自己终于接受了变化后的身体。
网络上的人一张嘴战天下,我深感厌恶。世道泥沙俱下,只能顺从的低头——有的人只想平平淡淡,他不懂但他开心;有的人在普通人和特殊人群徘徊不定,内心矛盾又痛苦,难熬的过程,也许下一刻就要坚持不住,也许到头来变成一场笑话。这些事情终究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。
殇 /渴望做自己:
我有这样几个朋友……
“为什么选了这条路?”
“做女孩多好啊,可以不用那么坚强。”
我能理解她的感受。谁言性别不可改,一定就要是男强女弱?
“你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了吗?”
“嗯,身体会变,不止是外表……”
没错,药娘吃“糖”身体变差是难免的事。毕竟,那些私下里胡乱吃药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案例可不在少数,说白了就是一群不懂事儿的孩子瞎搞罢了。“喏,你看,吃了这个药胸部就能变大喔!”“这个xxx药特别有效,好多人都说效果好~”这些话说的轻巧,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儿。
小白没有经验又没有老人指引,在买“糖”这一事情上,她们可能遇到——奸商卖假药(国内早已经禁止,现在都是处方药。市场大多数来源是进口药,谁又能确保没有问题呢?);价格昂贵(不管是代购,还是找药商,单一种“糖”的价格上下浮动就有大几百。吃了药就像是提前被判了“刑”,不能断,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很难负担的一件事,更别提低龄的药娘了)。
难道说做药娘就只有坏处吗?不然,还是那句话,这是她们的选择。
“能光明正大穿上丝袜短裙出门了!”
或许吧,总归有人幻想着有那么一天。这也能算件开心事。
“有收入来源吗?”
“像小圈一样我们也有一个圈子,里面有一些你懂的事,能来钱。”
她说的很隐晦,想来便是“灰色产业”。一次就能赚到好几个月的糖钱,你不做自然有人愿意干。既然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,回不了头也就算了,还要把事搞得越砸,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吗?(以上仅代表殇殇个人观点)
“有想过回正常人的生活吗?”
“哈哈,现在说这些…不过,总有一天啊……”
或许她们只能继续坚强,嘲讽和质疑的声音不会停止,苦果也要自己承担。但总有一天,时间会给出答案。
我不是那个世界的人,可能写的很糟糕,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的故事。我不鼓励,也不反对,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。当那为数不多几个朋友讲完她们自己“药娘”的遭遇,我不自觉的想起了“小圈”。多了几分理解,心情也变得沉重。
没有文化的我想引用美国作家哈珀·李在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说过的一句话:“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,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,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。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,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。有时候你所看到的,并非事情真相,你了解的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。”